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厦门中盛粮油荣登国家级龙头企业榜
核心提示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日前,第四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出炉,我市的民营企业——中盛粮油榜上有名。十年磨一剑,中盛粮油从闽南一个偏僻的小油作坊,荣登国家级龙头企业榜。正如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日前调研该企业时所言,这一烫金名片来之不易,离不开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虽然目前的经济环境不是太好,但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展望前程,雄心万丈。秉持为百姓健康“加油”的理念,黄文传董事长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预计到2010年,中盛粮油生产食用油将达30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以上,创利税1.2亿元,“盛洲”将成中国非转基因食用油第一品牌。
【荣誉一览】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国家免检产品
全国首批“放心油”企业
“盛洲”食用油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盛洲”食用油系列产品为福建名牌产品
“盛洲”商标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首届厦门优质品牌
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
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
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先进单位
中国最具挑战潜力民营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
全国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
福建省级文明单位
福建省“AAA”级信用企业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
厦门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厦门市十佳节约集约用地工业企业
厦门市轻工行业地均产值最佳企业
厦门人最喜爱的十大品牌
“两头在厦,中间在外”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战略。近年来,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建立起原料种植基地,拓展了企业经营范围,扩展企业发展区域,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实现为中国人健康加“油”。
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中盛粮油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以质量打造绿色食用油放心工程,以科技推动农业有效嫁接,以品牌占领市场。中盛粮油已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公司发展、农民增收、政府满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盛粮油深刻体会到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成功之举,规模经营是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农业产业化大有可为,非公有经济同样可以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为增加农民收入做贡献。
发展“订单农业” 带动农民增收
据介绍,中盛粮油一直采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确立了“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发展战略,建立并完善了以“食用油研究、开发——原料种植——技术服务——原料收购——食用油加工、销售”为主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高效无公害农业和食用植物油深加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在福建省内大力推广国内首创抗黄曲霉素——“抗黄1号”新花生品种种植,同时在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等地大力推广花生、“双低”油菜、优质玉米、葵花籽等植物油原料种植。在实施“订单农业”中,大力优化种植基地技术、管理,向农户推广优良植物油原料品种,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基地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得到了不断提高,基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中盛粮油在发展“订单农业”中实现了农企双赢,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较大贡献。
全程质量监控,确保100%合格
业内人士指出,粮油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的企业。因为,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需要不断地消耗粮油。所以说,一个粮油企业要想成功,关键是如何用自身品牌、质量、信誉,去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盛粮油制定出新的质量观念,坚持树立QSTC综合质量观,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让全体员工了解产品质量的好坏,为用户创造价值,取得用户满意;质量不仅指产品的实物质量,还包括产品的研发、制造、功能、外观、包装、运输、销售、服务等各个方面,还要考虑环保、生态、资源等等;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产品不能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须敢于创新,按照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开发步伐;市场就是效益,质量才是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决定因素。
据介绍,在质量信息追溯体系方面,中盛粮油实施原料种植、生产加工、产品运输、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体系管理。在原料检测方面,公司对每批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严格检验检测,确保每一批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实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在原有24小时开通免费热线电话基础上,建立网络服务体系,服务顾客、消费者。
大力自主创新 增强发展后劲
1998年,公司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来,一手抓企业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一手抓农业高新科技的应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公司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原料的高品质。在科研开发方面,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开发出了非转基因食用油系列产品等。
在生产加工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检验检测设备,按照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生产,在ISO9000和QS体系的双重监控下,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在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已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网络,确保商品在市场上的合理配置。
记者了解到,中盛粮油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借助省6.18项目成果对接交易平台与境外技术企业对接,并自主创新。不断开拓创新,推出满足不同需求有市场前景的食用油新产品:如浓香花生油、纯物理方法分提食用棕榈油、非转基因食用油。特别是与福建省农科院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创新花生优良品种“抗黄1号”,该品种不含黄曲霉素,产量高、含油率高等优点,得到国内权威人士及消费者高度评价,迅速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使公司迅速发展。2007年4月,经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批准,公司成立了“食用油科学研究所”,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目前,中盛成为福建省食用植物油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品牌制胜,从八闽走向全国
据了解,中盛粮油自1993年创建以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成立创名牌小组,全力打造“盛洲”食用油品牌。根据品牌发展规划,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品牌战略进程。15年来,公司以高品质、卓越的信誉塑造了一个响亮的“盛洲”民族品牌。
自2003年起,中盛粮油聘请影星凯丽为“盛洲”食用油形象代言人,以凯丽健康、亲切良好的公众形象同倡导“盛洲自家人”企业文化相融合。公司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成立“盛洲爱心基金”,从事以救助贫困母婴为宗旨的公益事业。通过在央视及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加大对“盛洲”食用油的品牌宣传,以各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进行食用油健康消费宣传,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理念。
“盛洲”品牌已深入民心,2001年“盛洲”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4年“盛洲”产品被评为福建名牌产品、2005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6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同时被授予首届厦门优质品牌和厦门人最喜爱的十大品牌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通过祖国大陆惟一一个对台贸易市场——厦门大嶝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进入台湾岛内市场,公司因此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花生油进入台湾市场的企业。
随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深入实施,“盛洲”图文商标正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预计到2010年,实现“盛洲”将成中国非转基因食用油第一品牌的目标。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盛粮油将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效嫁接,走产业经营、资本经营相融的道路;按照公司“先国内、后国际”的发展策略,实现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体化。公司将依靠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把“盛洲”食用油产业化经营做好、做活、做强、做大,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名片
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由全国劳模、福建省人大代表、厦门市政协常委黄文传先生独资创办于1993年。中盛粮油企业由承包一个濒临倒闭的村办小油坊起步,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年生产食用植物油能力23万吨的规模化企业,目前是福建省食用植物油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公司以“中盛创品质一流,盛洲为健康加油”为企业经营方针,以质量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开发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通过深入实施“盛洲食用油放心工程”,为百姓健康“加油”,为推动我国放心食品工程建设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带动农村“三农”建设。
黄文传:从“油老板”到全国劳模
【人物专访】
黄文传,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名地地道道的厦门农民,15年前,他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村办小油坊,经过艰苦创业,如今企业发展成福建省最大的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自己也当之无愧地荣获了“全国劳模”的称号。日前,中盛粮油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再一次聚焦了世人的目光。荣誉满箩筐的他,勤劳厚道、规矩做人的本质不变。日前,黄文传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企业不贪暴利
质量就一定可以稳定
黄文传告诉记者,不受投机、暴利所惑,诚信经营、实在做人,这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黄文传认为,企业只要不贪暴利,质量就一定可以很稳定。植物油是有国家标准的,中盛早就建立了一套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企业内控指标。譬如,一级花生油,国家标准是要求1个酸价以下,而中盛的指标是0.5个酸价以下。
黄文传感慨地说,努力将“盛洲”塑造成民族品牌,实现“盛洲”向中国非转基因食用油第一品牌形象的转变,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财富的不断攀升、企业的飞跃发展中,他的劳动本色有增无减。
率先倡导实施
“盛洲食用油放心工程”
黄文传告诉记者,2003年非典后期,厦门市分管食品安全的黄菱副市长很诚挚地对他说,现在有的餐饮企业使用掺杂使假的食用油甚至是地沟油,希望你们协助政府治理餐桌污染,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确保厦门餐饮业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发展。黄文传这样回答道,政府一心为民,而且能够马上想到我黄文传,即使在起步时倒贴一点,我也得干。很快地,公司为餐饮行业、食品工业及企业事业单位量身定做,推出安全、放心、经济实惠的25L、20L“盛洲”中包装食用油,深受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中盛粮油的“放心油工程”对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食品安全、举国关注,黄文传果断地率先在福建省实施“盛洲食用油放心工程”,郑重承诺: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中盛粮油“买一赔三”。“食品健康、安全,也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对于责任,对于农民出身的我二话不说。”黄文传这样对记者。目前,中盛粮油占有厦门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
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履行社会责任
早在2004年,黄文传开始着手在家乡推广国内首创“抗黄1号”新花生优良品种种植,并大规模实施“订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带动了农民增收。随后,还以同样的推广方式在江苏、山东等地发展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的“订单农业”50余万亩,让国内很多地区的农民直接从中受益。
中盛粮油在保持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向灾区捐款捐物135万元。十几年来,黄文传和公司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向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希望工程、残疾人事业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近600万元。
身为市政协常委,2007年黄文传提写的《关于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受到了大会的高度关注和好评。2004年,黄文传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了《关于建立农村老人福利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的议案,首次提出当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同时,中盛粮油在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市场供给,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积极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履行社会责任。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