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中粮海嘉 产业带动服务高质量发展 让“厦门味道”飘香世界

   
    厦门海嘉面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其前身厦门面粉厂因特区而生,是厦门老市民记忆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深刻记录在特区经济发展的时代历程中,历久弥新
特区的工业拓荒者

  厦门面粉厂在当时堪称“厦门奇迹”

  1983年9月26日,东渡濠头。这片如今风景秀丽、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段,当时还是一片坑洼的烂泥荒地,山丘沟谷凹凸不平,道路未修,水电也未通,厦门面粉厂的建设工程就选址于此,成为特区热土的首批工业“拓荒者”——投资1753.42万元,在那个艰苦创业的火红年代,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项目,顶着“国内规模大、起点高、工艺先进”的光环建设,也注定了它生来非凡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使命。

  可以说,厦门面粉产业与烘焙产业大发展的关键起点,正源于此时。

  “厦门面粉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粮食工业的首项部属工程,总体规模居全省同项目前茅。”在《厦门市粮食志》中,关于兴建厦门面粉厂的缘起有着明确的记载:它与改革开放的时代使命及厦门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息息相关——1978年,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开放厦门港口后,为发挥特区及厦门港口的战略优势,保障国内粮食安全需求,解决生产原料、成品的合理流向,国家相关部委统筹布局,于1983年做出了在厦门港区建设一个当时在国内规模大、工艺先进的面粉厂的决定。

  1985年8月,经过两年多建设,特区建设者们在原本无水无电的荒地上夯基垒台,建起当时厦门经济特区地标式的宏伟工程:一座43米高的工作塔,连接着24个39米高的立筒式小麦库,天桥凌空架起,连接着工作塔、制粉车间、成品仓库,九栋粮仓三行排开……这组建筑成为我市当时加工存储粮食先进的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达近十万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当年厦门地标式的仓储建筑如今看来仍显得十分现代化,矗立在牛头山脚下,默默保障着特区粮食供应,服务着特区的新一轮发展及建设。

  厦门面粉厂工程在当时堪称“厦门骄傲”与“厦门奇迹”:43米高的工作塔和24个39米高的立筒式小麦库在当时的建筑历史上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当时号称厦门第一高楼的湖滨大饭店也仅为38米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厦门超过30米的建筑数量仍为个位数。据承建这一工程的省七建人员回忆,24个39米高的立筒式小麦库使用的是滑模浇铸,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建设者们要对一组12个39米高的立筒库同时连续浇铸,这在当时的福建省是绝无仅有的。

  一位建设者深情地说,当时,许多人心中正是有一种家国情怀,用啃硬骨头的特区精神支撑着,奋斗着,努力着,只希望顺利完成面粉厂的建造任务,为特区的发展贡献新的产业力量。

  如今,海嘉面粉的老领导回忆起建厂之初,常会提起1985年-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来到厦门面粉厂调研的情景及其留下的鼓励,他亲切勉励面粉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再接再厉,多生产优质面粉投放市场,多为特区发展做贡献。

  1988年,当时国内规模大、工艺先进的厦门面粉厂实现全面投产,日产一万包面粉投放市场,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值得载入特区发展史。我市面粉供应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终于结束,厦门面粉不仅能供应厦门,还能供应本省其他地市和广东、汕头等地的面粉需求,当时部分产品还销往新加坡。

  面粉厂自建厂之初就注重对面粉工艺技术的研发,开发出当时产业紧缺的适用于制作各种食品的面粉,工艺居全国先进水平:不少老厦门人仍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厦门泡面、法兰西面包及厦门老口味虾条的独特味道,多种特色加工食品诞生于这一时期其实并非偶然,它们使用的原料正是当时厦门面粉厂生产的高档优质面粉,厦门面粉厂的投产,悄然改变着当时厦门的产业布局与民生生活。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革成果如春笋般涌现——1994年,中粮海嘉面粉踏着时代的脚步,应运而生,为我市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勇于创新与时代同行

  为福建烘焙产业快速崛起奠定产业基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市经济从原来的国营和集体经济一统天下的发展为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新格局;流通突破地区与行业限制,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经营;市场从封闭式、内向型的体制逐渐开放搞活,朝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市场的方向发展。改革成为时代的音符,瞬息万变的旋律考验着厦门国营粮食企业与时偕行的能力——

  厦门面粉厂融入改革开放搏击浪潮,勇于创新,顺应多成分、多形式、多渠道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勇当时代弄潮儿,开始了兴办三资企业、提升老企业、利用外资的试验。同时,探索议价面粉市场机制,坚持一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内引外联,在多数粮食企业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实现了逆势发展。

  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的鼓舞和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厦门面粉厂拉开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1993年,厦门面粉厂更名为厦门面粉食品发展公司,向工贸结合转轨,位列“中国500家最大食品工业企业”之列。

  昔日的外贸禁区,因改革开放而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马车,成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引擎,也成为企业加速发展的新蓝海。

  伴随着大产业、大流通、大发展、大格局、大市场,也带来更大的发展。1994年4月,厦门面粉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后并入夏商集团)同当时的英属处女(也称维京)群岛阳光世界有限公司(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投资企业)合资兴办海嘉面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340万元,实收资本7132.5万元。据记载,截至1994年,厦门粮食产业利用外资4项,吸引外资投资1.28亿元人民币,在粮食产业招商引资的七大项目中,海嘉面粉位列第二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勇于尝试,精于探索,强于实践,厦门面粉厂的涅槃,海嘉面粉的诞生,无疑给当时的特区商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特区的发展及积累立下汗马功劳。

  事实上,回顾发展历程,厦门海嘉面粉的战略作用远远不止生产效益和技术效应这么简单,它是中粮集团在华南地区布局的第一步,也为日后厦门乃至福建烘焙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深化两岸烘焙产业交流与合作开创了新纪元,为厦门特区建成大陆粮食中转站与集散地,保障华南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桥头堡作用。

  向海而生,心系家国——这八个字,藏着厦门海嘉勇于创新、包容实干、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企业使命与担当

  迈开提质增效步伐

  生产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成为行业翘楚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海嘉面粉迈开提质增效的步伐,推进改革新发展的奋进征程。

  1995年,海嘉面粉投资4215万元,增资扩产,推动面积达4025平方米的厂房破土动工。同时,斥资3000多万引进了日处理300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瑞士布勒专用粉生产线。

  在产能提高的同时,海嘉面粉的生产技术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只能生产特精粉、特一粉、标准粉等基础等级粉,快速提升到可生产27个品种的专用粉。同时,引进世界先进的布拉班德面粉化验设备,保障面粉的质量。

  1996年,新设备安装到位并投产,海嘉面粉发挥综合优势,瞄准市场空白,从通用粉生产转向专用粉生产,精准的定位,让海嘉面粉夺取了发展先机,大大增强了海嘉面粉的发展后劲,当年就成为我市纳税额超百万元的重点企业之一。

  海嘉面粉的提质增效,让厦门拥有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面粉生产厂家,也让厦门成了华南地区重要的面粉中转站、集散地。这大大带动了厦门乃至福建的烘焙产业快速发展——向阳坊、安德鲁森、特香包、达利园……人们不会忘记,那一段糕点店多过米店的时光,这是上游产业带动的勃兴。

  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改革纵深推进的时代,一个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年代,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消费升级时代到来,百姓的理念也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接轨国际——质量安全认证体系、面粉增白剂规范……行业的升级,让不少国内的面粉企业猝不及防,面粉产业也面临洗牌。

  而对于创始之初就挑起行业大梁、始终夯实质量基础的海嘉面粉来说,市场门槛的提高,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与机遇。2003年,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成为厦门市5家首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海嘉生产的面粉也成为我市首批在产品上加贴QS质量安全标志的优质产品之一。

  历史总是翻新时代的篇章,而质量是企业不变的主题。与时偕行唱主角,深化改革强筋骨,发挥骨干粮食企业带动作用及科研技术优势……海嘉面粉发展的蓝图越来越清晰。2005年,海嘉面粉发挥市场龙头企业作用,引进法国肖邦吹泡仪、近红外快速测定仪等当时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在全国行业内率先建立微生物实验室,通过研究及反复试验,在全国率先找到溴酸钾的安全替代物,拉开生产放心面粉的序幕,为我国面粉行业的技术创新增色添彩。

  2010年,日产能300吨/天的新生产线在海嘉面粉正式开工投产,为工厂进一步提升销量、扩大市场份额筑牢基础。同年,海嘉面粉年销量突破10万吨。2011年,海嘉面粉的年销售额达到5.5亿元,拉开了中粮海嘉快速发展的崭新序幕。

  汇聚时代脊梁力量,写就时代风华意气。厦门海嘉始终为保障华南粮食“双安全”,服务闽西南协同发展,增进闽台交流合作,助力中国面粉产业创新,贡献中国面粉产业龙头企业的重要力量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不遗余力推广“厦门味道”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厦门海嘉在中粮集团及中粮粮谷的指导下,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厦门海嘉团队洞察市场先机,推出“金焙”面包粉、“芯品”糕点粉等高端烘焙专用面粉,为高端吐司、高端蛋糕、高端华夫饼等量身定制应用方案,亮相中国糖酒会、国际烘焙展,为烘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中粮面粉食品工业渠道价值营销理念落地。

  >> 提升发展“精气神”  保障厦门粮食“双安全”  

  2018年,厦门海嘉面粉成为厦门市首家顺利通过“中国好粮油”项目遴选的粮食企业,为厦门粮食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树立了一个典范。多年来,海嘉面粉扎根厦门,深耕市场,因势利导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厦门打造年处理小麦产能超过20万吨的华南地区小麦加工大规模工厂综合体,产量比创始之初翻了三番,销售额达10亿元。

  利用央企资源优势,厦门海嘉面粉在山东、江苏、河南等重要粮食产区建立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利用“飞地粮仓”保障厦门、福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粮食有效供给。目前,海嘉面粉承担中央、省、市三级储备。近水楼台先得月,海嘉在厦门发挥综合优势,明责任、勇担当,在引粮入厦、引粮入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始终保障厦门粮食的供应安全,确保民生面制品随时调得动、用得上、价格稳、供应足。

  粮食产品关系民生,粮食质量需要国有粮食主渠道发挥应有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海嘉面粉按照“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要求检测项目及农残、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卫生安全指标全方位提升检测能力。在食品安全质量方面,海嘉面粉增加食品安全项目检验设备,提升技术检测能力,建立实验室检验检测体系,现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出口食品备案认证,发挥着国有主渠道在粮食质量安全上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目前,海嘉面粉承担厦门早餐工程、午餐工程的主要原料供应任务,为夏商营养餐、厦门航食、五润大包、黄则和等民生餐保障企业提供充足、安全的食品原料,为厦门民生食品企业提质增效、丰富市民餐桌发挥重要作用。

  >>发挥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服务闽西南协同发展

  办好一家企业,搞活一个市场,服务一个产业,繁荣一个区域。2018年-2020年闽西南五市经信系统推进经济协作工作要点中提出,培育闽西南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互补与联动发展。在农副产品与休闲食品加工产业中,烘焙产业集群,是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上游原料的供给,技术的研发,关系到闽西南烘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食品产业、构筑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上,海嘉面粉拥有深厚的积淀,服务的客户包括众多知名餐饮机构及烘焙知名产品。

  粮食产品普遍存在物流成本较高的痛点,海嘉面粉发挥中粮粮谷主业优势,扎根厦门,布局华南,服务上下游产业,为闽西南协同发展提升优势产业贡献产业基础力量,也为厦门发展“两头在外,中间在厦”的总部经济装上优势引擎。

  >>留住厦门味道  创新引领“厦门创造”   

  厦门是经济特区,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在厦门的发展中占有较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吃”的文化和闽南伴手礼文化也成为厦门吸引游客的重要特色旅游文化。事实上,“厦门味道”是上下游企业开拓创新、协同努力的系统性成果。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厦门海嘉面粉多措并举,助力厦门特色小吃、旅游伴手礼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为厦门航食、百翔空厨、鼓浪屿馅饼、黄则和、鹭滨食品等厦门老字号食品企业服务超过20年。

  厦门海嘉专门成立了陈艳工作室等研究创新小组,加强技术研发,从创始之初的3种基础粉,增加到40多种专业粉,在为中国烘焙产业提供上游优质产品、先进技术服务的同时,多层面、立体打造“厦门创造”的面粉制品,针对厦门面线糊、沙茶面、拌面等最具厦门特色小吃及凤梨酥、太阳饼、馅饼的需要,不断改进面粉适用性及口感,让“厦门味道”保持古早口感,形成“厦门特点”,更有“厦门特色”,助力“厦门美食”、“福建烘焙”带着闽南传统饮食文化的印记,飘香世界。

  >>主动对接 深化两岸烘焙产业交流合作

  闽南烘焙行业真正开始形成行业规模,开始品牌化运作,起源于台湾烘焙食品在大陆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厦门的高素质高颜值吸引着更多台胞来厦创业、交流,厦门承担着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使命,烘焙行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了两岸农副食品的交流及发展。

  多年来,海嘉面粉立足厦门,牢记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使命,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履行央企责任,在带动两岸烘焙产业交流与合作方面强服务、明重点、助交流,积极主动与优思麦、向阳坊、面包新语、面包公爵等台湾烘焙连锁企业增进交流合作,为台湾烘焙产业在大陆发展提供高端原料、产品开发、技术交流等一揽子服务,有效助力厦门发挥对台交流合作最前沿城市的产业作用。

  声音

  提供更新的兴业发展平台

  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建生:奋进新时代,把握新航向,聚焦新目标,激发新动能。在主业拉动、品牌拉动、资本拉动的新引擎驱动下,中粮面粉高速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将为产业提供一个更新的兴业发展平台。具体新在哪里?

  首先,是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中粮集团谋发展之策,尽国企之责,聚焦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粮油糖棉核心主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集聚资源推动国有资本向核心主业集中。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1月,中粮集团成立了旗下主粮业务平台——中粮粮谷,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实现米、面各千万吨经营规模,成为国内最优质、最专业的米面产品供应商和最大的主粮零售品牌运营商的战略目标。

  其次,是改革再出发的良好开局。在全新的战略背景下,中粮粮谷面粉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近20家企业,不断完善在优质产区和优质销区的战略布局。

  第三,是全产业链条、全渠道的提质增效。我们将综合中粮集团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全产业链条、全渠道的布局与发展,为行业上下游提供更好的供应链、销售端解决方案。近两年,我们新增的面粉业务布局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粮集团建司70周年,主业聚焦,让我们发展的步子更快更稳,作为中粮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粮粮谷将沿着中粮集团“为国家尽责、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成绩,以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情怀,写就国资国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礼赞之歌”。

  与时偕行融合创新

  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面粉管理部华南区总经理 关晔峰:

  从三个基础面粉品种起步,到研发出9个系列40个细分品种专用粉;从领先全国的生产能力,到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从结束厦门面粉供应长期依赖的历史,到烙上中粮印记挺起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脊梁……30多年来,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始终勇立改革潮头,与时偕行融合创新,作为大国崛起和产业勃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推动者,用国有企业的传承、担当与作为,表白对新中国的情怀与使命。

  奋进新时代,把握新航向,聚焦新目标,激发新动能。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粮集团建司70周年,中粮面粉激情昂扬,步履铿锵。首先,整体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百年老店”,确保基业长青,我们用发展,与百姓、与合作伙伴、与员工分享看得见的发展成果——今年,厦门海嘉提产完成,新的项目也有望上马;福州及东莞项目均在积极推进中,中粮粮谷华南区面粉产能成倍增长,效率、效益、质量持续提升。

  随着中粮集团“为国家尽责、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宗旨一步步变为现实,我相信,家家户户都能从中粮面粉中,品尝出中粮人用匠心篆刻的中粮精神、中粮价值和中粮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玫:今年,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第一年,以海嘉面粉为主体开展业务也已经过去25个年头。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坐标上,我们也将砥砺前行再出发,踏上新时代深化改革与创新的新征程,扎根特区,为中国面粉产业、为厦门城市与民生的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在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步稳蹄疾推进海嘉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包括基地建设、区域产能规划、提升科研及技术能力及销售终端的服务能力。在区域产能规划方面,厦门市委、市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正积极解决厦门海嘉发展场地受限等问题,为全力推进厦门粮食高质量发展、保障华南地区粮食安全装上新的发展引擎。根据中粮集团主粮业务“十三五”双优布局规划,厦门海嘉也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为厦门特区建成国内粮食中转站与集散地,发挥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服务闽西南协同发展,保障华南粮食安全起到更重要的带动作用。

  在提产增效方面,今年4月,海嘉面粉完成了增产增效项目,对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再次进行全面提升,每月可增加面粉供应百分之三十,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提质及丰富产品供应方面,聚焦专用粉生产与研发,进一步细分市场,细分原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来自世界优质产地中高端产品及小麦制品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企业名片

  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夏商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是中粮集团目前在南方的唯一面粉加工企业。公司地处厦门市和宁路12号,投资总额1.5亿元,日处理小麦650吨,2018年主营收入近10亿元;公司荣获中国粮油放心面、福建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名牌产品、厦门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厦门优质品牌、用户满意产品、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动态储备粮定点企业及厦门市军粮定点加工企业等称号,是达利、统一、好丽友、盼盼、肯德基等国内大型食品企业的主要面粉供应商。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