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产业带动 “银鹭”香飘五湖四海

   
    日前,在第九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上,我市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银鹭集团、中盛粮油、银祥集团、如意集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农产品品牌企业金奖”的荣誉,并各获得了100万元的奖励。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参观厦门展馆时,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汇报了近年来厦门农业取得的新成果,介绍了我市农业特别是这些龙头企业“两头(加工、销售)在厦,中间(生产基地)在外”的发展思路。听取汇报后,卢展工说:“很好,厦门就是要走这个路子。”

    近年来,针对我市农业腹地小、农村城市化程度高,农民居民化进程快的具体情况,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进而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引导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本省中西部地区发展原料供应、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协作,有效带动福建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创造性战略的方向性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作用日益增强。作为其中的领头羊之一,银鹭集团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扎根本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辐射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立足国内市场,进军海外……

    提高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从原来仅有3万元启动资金的村办小作坊,到今天的福建省最大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内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解密银鹭20多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有一点至关重要。用马塘村及周边村村民的话说,就是:“银鹭集团赚了钱为我们造福,是我们大家的‘民营集体企业’”。
    银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清水动情地说,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方向,瞄准市场,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是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几年来,集团以市场为源,科技为先,创新经营,建立基地,开拓市场,建立了“市场+公司+科技园+农户”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共同致富”的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马塘村一位陈姓村民,经过培训,如今在银鹭集团从事市场销售。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家里从事蘑菇种植,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如今,在银鹭集团,一个月就有几千元的收入。“在银鹭上班,收入高,待遇好,我们村和邻村的人都想来银鹭上班!”他乐滋滋地说道。
    一组数字的对比,颇有说服力:1980年,马塘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70元,2006年超万元;1980年,马塘村人均产值1000元,2006年达到600万元!2006年,马塘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近20亿元,而1980年,这一数值为35000元。
    陈清水告诉记者,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企业所要承担的,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多年以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银鹭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大力完善周边村庄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周边地区消防、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
 
    发展订单农业,辐射周边地区
 
    银鹭集团严格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全国各原料主产区与当地种粮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联合建立原(辅)材料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农业的发展,辐射周边地区。
    截至2006年年底,银鹭集团通过签订合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在福建厦门、漳州、宁化、建宁以及山东、湖北、新疆等地建立了龙眼、荔枝、莲子、花生、番茄等原料基地6.13万亩,辐射带动2.85万农户6万多人,年收购龙眼、荔枝、花生、莲子、番茄等农副产品6.75万吨,农民从中可增收14250万元。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此外,银鹭集团在发展“订单农业”、圆满完成银鹭高科技园区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总规划1.5平方公里的三期工程建设正全面铺开。这些项目落户后,将进一步加快周边村庄的新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交通运输、餐饮、私房出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银鹭集团将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村镇3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预计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600多万元,从而成为推动厦门市农村腹地经济发展的亮点。

    立足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品牌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饮料市场,银鹭集团果断调整经营策略,确立“销售第一线”的经营思路,以销售作为火车头带动生产经营的全面发展。目前,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一级经销商1000多家,二级经销商6000多家,产品进入沃尔玛、麦德龙、好又多、家乐福、上海华联、苏果超市等400多家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
    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银鹭集团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已同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平台,产品顺利进入海外市场。
    几年来,银鹭集团在董事长兼总裁陈清水的带领下,集团的发展突飞猛进,2006年,主导产品银鹭牌八宝粥产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50%以上,居全行业第一;2007年银鹭食品有限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0月销售额与去年同比递增40%以上,这意味着两年可以再创一个银鹭。
    银鹭,从厦门腾飞、翱翔神州、冲向全球,它正以一种蓬勃的姿态,一种无与伦比的活力,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发展解密】
    质量为本成就银鹭三次飞跃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银鹭人深谙这个道理。因此,企业自创立之初,就树立了“全员参与,质量为本”意识,要生产出质量最好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以质量为本,成就了企业发展的三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从村办小作坊起步,以质量求生存。
    据介绍,1985年,陈清水、陈清渊兄弟及其他股东因地制宜,利用马塘当地的龙眼、水果资源优势,开办了当时同安首家村办罐头厂——同安新圩兴华罐头厂。当时,他们6个人凑了3万元,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技术,他们就带着干粮到晋江等地的罐头厂去学;没有厂房,他们一砖一瓦盖起来;没有水,他们就从12公里外的古宅水库引进来;没有路,他们自己动手开山辟岭,修建了一条800多米的进村水泥路……
    那个年代,他们的同行企业在厦、漳、泉地区一共有上千家。一方面,他们要与当时的国营企业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要与同类民营企业竞争,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就是以质量取胜,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做到了“货真价实”,生产出比别人质量好的产品,所以他们生存下来了。
    第二个飞跃,在合资的基础上开拓新产品,以质量求发展。
    1990年,通过引进外资,创办了中外合资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他们更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开始尝试导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995年获得出口罐头厂厂商代号(Q72)和出口食品厂卫生注册。企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银鹭产品在市场上成为了“物美价廉”产品的代表。
    第三个飞跃,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银鹭集团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和名牌战略。
    企业发展了,产品质量基础夯实了,技术力量增强了,有了这些基础,在2000年,银鹭提出了人才、科技、名牌三大发展战略,走上了经营管理发展的快车道。

    精益求精
    打造绿色放心食品

    灌装车间生产人员工作服、帽等应穿戴整齐,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应完全盖住内衣;每工作2个小时,要用75%酒精消毒手套,并规定有皮肤切口或伤口的人员不得从事灌装线上的工作;任何人员进入车间时必须按顺序穿着工作服、帽、鞋,并经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在一般人看来,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然而,正是这样近乎苛刻的管理,成就了银鹭放心食品的美誉。
    据银鹭集团介绍,该集团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质量、卫生、安全管理策略方案。作为一家食品企业,银鹭认为卫生安全质量的管理是推动规范管理的关键。首先,将HACCP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的骨干管理体系导入,通过对该体系全面规划,分步导入实施、逐步建立了其他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
    早在2003年,银鹭就成为厦门市首批通过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认证)的企业之一。此后,集团分步实施和验收通过了ISO9001:2000管理体系、HACCP管理体系、卫生许可审查制度、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工厂代号审查管理规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良好行为规范认可等一系列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使集团的运营管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多年来,集团以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园林化、节约型”的工业园为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完善银鹭高科技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银鹭集团有日常保洁员工及绿化管理人员100多人,负责整个园区的日常环境卫生和绿化地及花树的养护、修剪、施肥、治虫等管理工作。
    多年来,银鹭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经济发展之道,分两期建设,共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可处理污水15000多吨,有力地促进水资源的可重复利用, 将园区和马塘村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及农田用水,实现了中水回用及污染物的基本“零排放”。
    在节能减排方面,集团特拨50万元奖励基金,促进各车间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在生产线上,扩建了热能和空压汽回收利用系统等能源循环利用设施,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让各类能源得到最充分的循环利用。
    据了解,银鹭集团今年还以“6•5”世界环保日为契机,致力于打造厦门市首家“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

    让银鹭成为国人自豪的民族品牌    
 
  银鹭人充分认识到,从前几年开始,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作为农业企业,打造消费者喜爱、信任的品牌,才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品牌建设,可以说是现阶段农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鹭人的目标是,要让银鹭成为全中国人自豪的民族品牌。
    当初,企业创始人陈清水,与弟弟陈清渊、蔡学彦等创办兴华罐头厂、给产品注册一个商标叫做“奔马”,只是为了让家乡马塘村“奔腾”起来、脱掉贫穷的帽子。他们办厂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摆脱贫困,带领马塘村致富。1985年,他们借贷款项成立了“兴华罐头厂”。第二年,“银鹭”商标获准注册。那时候,企业名称和注册商标还是分离的:企业名称“兴华”,注册商标“银鹭”。“银”者,因同安别称银城;“鹭”者,取自于厦门别称鹭岛。“兴华”当然就是“振兴中华”。这些质朴的字辞表达了一群农民青年对于脚下土地的热爱,以及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的满腔热情。
    时光流转,到了1990年,积蓄了初步力量的年轻人开始加快了步伐,从组建中外合资厦门同茂罐头有限公司开始,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品销售也开始向海外延伸。随后,厦门兴茂矿泉饮料有限公司、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相继成立,银鹭进入了腾飞的预备期。
    一个产品不可能一夜之间冒出来成为名牌,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塑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有企业自身的文化、外部的社会环境、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各方面的组合。
    基于这些综合因素的和谐促进,银鹭发展起来了,马塘村附近经济也被带动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银鹭高科技园区。一个品牌,无形中带动了一方经济!
    回顾银鹭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战略性步骤的方方面面,银鹭集团一步一个脚印,稳健踏实走过。在带动地方经济、提升产品质量、保护生产环境、塑造知名品牌等方面,银鹭更是不遗余力狠下工夫。
    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渊的带领下,集团公司大力拓展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业及矿业开发等多元化产业,并取得了高速发展。近几年来,银鹭集团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为推进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助力。银鹭,已经将“家乡情结”从马塘村扩大向厦门、向中国、甚至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的规划已纳入厦门市规划,该园区涉及同安、翔安两区四个镇、十多个行政村,随着银鹭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些村镇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加快……
    在银鹭集团运营中心,记者看到这样一段相关文章:“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品牌塑造,实施品牌延伸多元战略,银鹭在未来的发展中,力争成为经历风雨依然屹立,并将一直延续着‘亦工亦农、同茂同兴’的常青基业。”

    【企业名片】

    厦门银鹭集团,旗下包括银鹭集团有限公司、银鹭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集团位于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的首批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内,总投资近15亿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40多条(套),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福建省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中国食品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多年来,银鹭集团逐步形成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业及矿业开发等多领域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并跨入了中国农业百强企业行列。
    银鹭集团还将农村城镇化建设和企业园区工业化进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带领集团所在地的马塘村及周边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业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荣誉一览】

    ●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产品;
    ●产品质量国家免检;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全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单位;
    ●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
    ●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中国罐头十强企业;
    ●中国1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2006年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
    文图/本报记者 杨继祥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