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点

进出口公平贸易信息月报(总第136期)

    2016-08-01 16:48:01 阅读次数:31次
摘要:进出口公平贸易信息月报(总第136期)
进出口公平贸易


信息月报

(总第136期)
 
福建省公平贸易局                         2016年7月28日  

 
目录

◆涉闽动态
《福建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上半年我省国际贸易摩擦涉案简况
◆特别关注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G20成员同意降低贸易成本
欧盟对华新五年计划出台:呼吁启动中欧自贸协定谈判
为何反倾销案愈加频繁地指向中国?
◆预警信息
秘鲁更改对华凉鞋、凉拖鞋反倾销税征收方式
越南对进口板材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秘鲁对华不锈钢餐具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欧盟终止对华泡沫陶瓷过滤器反倾销调查
美国取消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片材和带材反倾销行政复审
印度对华有涂层和无涂层肌理钢化玻璃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案件追踪
墨西哥对华冷轧钢板反规避调查作出终裁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搪瓷厨具作出第4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美国对华纸巾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作出反倾销情势变迁复审初裁
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欧盟对华金属硅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和部分期中复审终裁
 
◆涉闽动态
《福建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和《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27号),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我厅代拟了《福建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闽政办〔2016〕9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落实了组织保障,将从九大方面全力推动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一、明确发展目标。全省加工贸易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一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二是经营主体核心竞争力,包括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等进一步增强;三是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四是沿海和山区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五是境内外产能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六是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与创新驱动相结合转变。
二、部署主要任务。《实施方案》针对我省加工贸易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我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九项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改造提升;二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价值链跃升;三是创新加工贸易模式,促进加工贸易融合发展;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融合升级;五是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推动沿海山区协调发展;六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七是创新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八是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区内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九是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创新发展服务体系。
三、落实组织保障。为推动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实施方案》从完善协调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营造良好氛围等四个方面落实保障。
下阶段,我厅将根据《实施方案》的部署和安排,紧密联系省直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落实。
上半年我省国际贸易摩擦涉案简况
    上半年,我国共遭受“两反一保”调查案件58起,涉及我省产品的案件27起,涉案率为46.5%;涉案金额1.43亿美元;涉案企业400家,其中金额达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9家;涉案产品主要包括钢铁及制品、纺织、鞋类和陶瓷等轻工产品、基础化工产品等。主要特点是:
1.案件数和涉案企业数上升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省涉案27起,同比增长17.4%;涉案企业400家,比增29%。小而散的特点,增加了应对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2.汽车玻璃、纺织和陶瓷等传统出口商品再次成为主要被调查对象。如巴西对华汽车玻璃反倾销调查、巴基斯坦对华墙砖和地砖反倾销调查、巴基斯坦对华聚酯长丝纱线反倾销调查等。其中巴基斯坦对华聚酯长丝纱线反倾销调查,我省涉案高达2273万美元,势必对行业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3.企业应诉意愿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我处积极指导服务,设区市商务局和行业商协会的共同努力,主要涉案企业均能在立案后的第一时间,分析利弊,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尽最大努力维护自身海外市场利益。如福耀玻璃、福建金纶、晋江锦福和晋江均利等企业,都通过直接聘请专业律师应诉争取单独税率等方式展开应对。
4.应对成效明显。今年来我省已有多起案件因申请人撤诉、倾销或损害不成立等原因终止或取消调查;另有多起原审和复审案件我省企业取得了较低税率,其中晋江均利已在印尼聚酯短纤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终裁中赢得了零税率。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低迷,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同时英国脱欧、TPP协议不断推进、美国总统大选造势、巴西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停滞、《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相关条款即将届满等因素交织错杂,将导致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被强化。下阶段,我处将通过加强与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的沟通联系;与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省企业信息中心和有关行业商协会的合作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做好应对服务和指导。
◆特别关注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G20成员同意降低贸易成本
7月10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圆满闭幕。会后,会议主席、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会议达成的重要成果。
高虎城指出,近年来,G20主要任务逐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变,贸易投资议题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继金融、财政之后,G20合作机制的又一支柱。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安塔利亚峰会期间,与各成员领导人就加强G20贸易投资合作并设立支持性工作组达成重要共识,成为当年G20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为有效落实领导人指示,今年我们会同各方一道,就加强贸易投资机制化建设进行了讨论,成功创设贸易投资工作组,并举行四次工作组会议,就五大议题进行了实质性讨论。在此基础上,G20贸易部长们于7月9-10日举办了贸易投资机制化后的首次会议。
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批准了“三份文件”,达成了“两项共识”,取得了重要历史性成果:
第一,会议批准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下称《工作职责》),实现G20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
作为主席国,中方在今年首创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就落实安塔利亚峰会关于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和定期举办贸易部长会议取得重要共识。此次贸易部长会议批准由中方倡议起草的《工作职责》,确立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的合作范围和议事程序,明确工作组今后将每年召开3至4次会议,定期向贸易部长和协调人报告工作进展。这将为G20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作用、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机制保障。
第二,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下称《增长战略》),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增长战略》确立了降低贸易成本、加强贸易投资政策协调、促进服务贸易、增强贸易融资、制订贸易景气指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贸易与发展等七大合作支柱,并提出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在降低全球贸易成本方面,G20贸易部长一致决定推动尽快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努力将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在加强贸易投资政策协调方面,承诺确保贸易投资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相互促进,推动构建开放、可持续和包容的全球价值链;在促进服务贸易方面,承诺实施支持开放、透明和竞争性服务市场的政策,全面推动各个模式的服务贸易发展;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承诺深化电子商务合作,加强公私对话,研究讨论与贸易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方法,欢迎工商界提出的世界电商平台(eWTP)倡议;在贸易和发展方面,重申更好地以贸易促发展,通过推动更多低收入国家参与自贸区、减小贸易融资缺口、支持健全的农业政策、强化负责任的企业行为等举措,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G20还联合世贸组织首次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WTOi),为全球贸易的走向和周期变化提供重要参考和政策分析依据,帮助成员提高制订贸易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会议批准了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做出历史性贡献。
《指导原则》确立了反对跨境投资保护主义,营建开放、非歧视、透明和可预见的投资政策环境,加强投资保护,确保政策制定透明度,推动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投资者企业责任等九大原则。作为世界首份关于投资政策制订的多边纲领性文件,《指导原则》确立了全球投资规则的总体框架,为各国协调制订国内投资政策和商谈对外投资协定提供重要指导,同时为弥合国家间投资政策利益分化,加强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迈出历史性一步,将为促进全球投资增长提供长远制度性引领。
第四,会议就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达成重要共识。
会议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决定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的措施延长至2018年;同意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确保其与多边规则的一致性;承诺今年底前G20成员全部批准《贸易便利化协定》;同意继续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开启讨论潜在的、符合各方利益的新议题;G20成员中的EGA谈判参加方还就EGA谈判的进程达成共识,为早日结束谈判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第五,会议就综合施策、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达成共识。
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享参与价值链的好处,中方提出“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这一倡议,引领G20各方同意通过能力建设、促贸援助、推广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促进全球价值链包容协调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享全球化成果,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这也为落实世界贸易组织《内罗毕部长宣言》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贸易有关承诺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另外,贸易部长们注意到钢铁和其他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同意加强沟通与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最后,高虎城表示,本次会议在积极、合作的气氛中进行,取得了预期成果,获得了圆满成功,为今年9月杭州峰会取得积极务实经贸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盟对华新五年计划出台:呼吁启动中欧自贸协定谈判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与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当地时间22日通过了一项题为“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的联合战略文件。该文件规划了未来5年的中欧关系。
文件指出,当一个规模宏大的中欧双边投资协议缔结并成功运行、对中外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改革后,可以考虑一些更加雄心勃勃的协议,比如一个深入且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
此前,在欧盟内部就有呼吁启动中欧FTA谈判的声音,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上月曾表示,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松口呼吁启动中欧FTA
上述文件确认了欧盟对华关系存在的重大机遇,并指出,将以为欧洲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为目标,大力推动中方为欧洲企业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
这些机遇还包括缔结雄心勃勃且全面的投资协议、中国为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注资、联合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通过物理和数字网络连接欧亚大陆,使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畅通无阻。
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华时,中欧领导人均表示要加快商签中欧投资协定。4月26日至29日,第十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沈丹阳曾对此表示,此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所能透露的主要信息是,双方均意识到,继续保持当前谈判的积极势头,进而早日达成一个全面、富有雄心的投资协定,有助于推动双向投资,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文本谈判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次,欧委会在文件中更进一步,表示“展望未来,一旦一个规模宏大的双边投资协议缔结并成功运行,以及(考量)中外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否公平进行改革后,将可以考虑一些更加雄心勃勃的协议,诸如一个深入且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欧委会还提出了欧方的条件:“中国必须对其过剩产能,特别是钢铁行业,做出显著、有时间限制的且可以检验的削减,以避免不正当竞争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同时,欧委会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欧盟贸易救济措施的效力,关键是迅速采纳欧委会在2013年4月提出的贸易救济措施修正草案。
上述文件显示,欧盟将继续通过与中国的许多对话,支持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计划,使中国享有市场化改革的全部红利,其中就包括改革国有企业等。
此前,欧盟进口商协会曾表示,中国已成为该协会成员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市场,呼吁欧盟对华启动自贸谈判。
对此,沈丹阳表示,中方已经“注意到欧盟进口商协会这一呼吁”。中方还注意到,今年4月20日,欧盟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明日丝路:中欧自贸协定评估》的研究报告,认为中欧自贸协定对促进双边经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方对上述建议和结论表示欢迎。”沈丹阳说,“只要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中国都持开放态度”。
中欧外交协作
联合战略文件中也强调了欧盟与中国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中进一步合作与发展伙伴关系的机遇。
文件认为,鉴于伊朗核问题谈判的积极经验,欧盟与中国应当更加紧密地一同努力,通过双边或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解决国际冲突与重大外交事务。
至于全球性事务,诸如移民、国际发展援助、环境与气候变化,只能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基于此原因,一个协同合作的欧盟-中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暨欧洲委员会副主席费代丽卡·莫盖里尼表示:“欧盟与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互相合作:我们一同努力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与政治问题,诸如伊朗、叙利亚、阿富汗、移民与气候变化等。”
“但我们可以也必须做更多的工作将欧盟与中国连在一起。”莫盖里尼表示:“在责任分享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健康、更加良好定义的中欧关系可以使我们的人民、企业与组织团体都受益。我确定我们今天通过的联合战略文件将会使我们的双边关系实现其清晰可见的巨大潜力。”
据悉,这一联合战略文件将提交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
此前,欧委会曾在2006年提出上一份对华战略文件,随后中欧双方均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随着欧方强烈地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各地区的经济与政治生活之中,新的现实要求欧盟对此做出一份全新论述,并应对这些新的发展需要。
为何反倾销案愈加频繁地指向中国?
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今年以来,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更如疾风骤雨般到来,平均每月超过10起,差不多三天一起。
为什么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愈发频繁?又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贸易保护措施屡屡向中国产品“出手”?
美国、印度出手最多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了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66.67%,涉案金额85.44亿美元,同比上升156%。而去年同期,只有37起,涉案金额35亿美元。仅仅半年,65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已超出去年全年总额。
进入7月份,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案大有不降反增的势头。
自7月1日土耳其对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先后有印度对华彩涂板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板带材作出补贴调查初裁,美国就中国对锑、钴、铜、石墨、铅、镁、滑石、钽和锡等9种原材料的出口关税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越南对中国彩涂钢板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巴西对华高碳钢丝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就中国对锑、铬、钴、铜、石墨、铟、铅、镁、滑石、钽和锡等11种原材料的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及相关管理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美对华大型洗衣机作出反倾销初裁。
从数据来看,又以遭受反倾销调查为最多。
在上半年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中,反倾销案件达46起,占比约70.8%。在2015年、2014年和2013年,反倾销案在总案件数中的占比分别为73.5%、60%和69.4%,均高出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案件。
以国别看,据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披露,上半年,美国和印度成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立案数量分别达18起和15起,同时,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印两国。
为何今年来贸易摩擦突然激增?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告诉记者,这与全球经济和整体市场形势的恶化有关。由于需求的普遍缺乏,大家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在彼此激烈的竞争中,各国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意愿和频率也就会更强烈。
“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中国一直是美国两党在竞选阶段的一张牌,外加其国内经济增长承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在WTO下采取多种贸易救济措施,以减少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密说。
周密认为,印度频频采用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是为了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帮助本国产业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里,印度较重视制造业和商品贸易的发展,与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结构较为接近。因此,两国产品的竞争就更激烈一些。此外,印度经济增速较快,也促使其需要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他如是分析。
钢铁产品沦为重灾区
无论是今年还是往年,中国的钢铁产品无疑是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记者梳理发现,从今年1月1日至今,商务部官网发布的发言人就贸易救济调查问题的共28次谈话中,涉及钢铁产品的为18次。
沈丹阳在总结去年我国遭受贸易摩擦总体情况时也说,最受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机电、化工等附加值较高的企业。数据显示,2015年,钢铁及其制品、化工、机电产品三个行业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占总数比重为70.4%。
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高速增长:2014年出口9392.6万吨,同比增长50.4%;2015年出口11240万吨,增长19.9%。中国钢铁产品所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也在激增:2015年,我国钢铁产品共遭遇46起贸易救济调查立案,同比增加19起,占全年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46.9%,成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行业。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钢铁产品也是较为普遍遭遇贸易摩擦的产品。屠新泉对记者说,一个原因是钢铁行业在各国多少都有一些,不像有的行业,国与国之间并不会 产生竞争;另一个原因是钢铁产品的差异性小,可替代性很强,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别并不大,主要靠比价格,价格因此变得敏感,就容易产生反倾销。
即便如此,对于近期美国频繁发起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措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根本原因并非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在于美国对其钢铁产业过度的贸易保护。
“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美钢铁企业面临的问题。过度的贸易保护才是导致美钢铁产业经营亏损等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美国对国内钢铁产业持续三十多年的保护和补贴行为,扭曲了美国国内钢铁竞争市场,使钢铁企业失去加大投资和改进工艺的动力,导致其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这位负责人说。
为何总是中国产品“中枪”
所谓“贸易救济措施”,根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官网的释义,指为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或过激增长等给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手段,对国内产业进行救济。
其中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纠正的是企业的价格歧视,和由于政府补贴而使产品获得的优势;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激增的情况而采取的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征收特别关税、实施进口数量限制等。
“中国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目标国。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沈丹阳在7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5年,中国共遭遇来自22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85起,涉案金额80亿美元;2014年,22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9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涉案金额104.9亿美元;2013年(至12月24日),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89起,涉案金额36.19亿美元;2009年至2012年的四年间,我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328起,涉案金额531亿美元。
“仅以2011年-2015年国外对中国发起的案件为例,每年涉案金额平均约110亿美元,累计涉案金额约550亿美元。国外救济措施实施期限最少为5年,而实际上,大多数措施的实施期限达到10年甚至更长,这就对中国出口的抑制作用更为负面。每年对中国外贸的整体影响为1400亿-1500亿美元左右。”沈丹阳说。
为何反倾销措施被更普遍地用在中国身上?在周密看来,这主要由于在我国签署的《入世议定书》的第15条里,允许了“替代国价格”的做法(即在裁定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时,不以出口方本国的成本,而是使用第三国的生产成本作为比对价格),所以,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一方就在对是否倾销、倾销幅度的裁定上,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反倾销的滥用。
7月22日,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日内瓦出席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六次贸易政策审议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清楚地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采用“替代国”价格计算倾销幅度的做法应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这就像双边合同,中国已履行义务,其他成员也应按期履行,终止反倾销“替代国”做法。
“目前有两种论调,说中国不是市场经济,说中国产能过剩,因而拒绝停止使用反倾销‘替代国’做法。这些论调既不合法,也站不住脚,根本违背国际条约义务。不管承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不管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今年12月11日,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均应履行其放弃反倾销‘替代国’做法的义务。”王受文说。
对贸易保护主义学会说“不”
深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害的中国,尝试从国际规则的重新厘定寻求突围。
7月初,中国主办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其中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决定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的措施延长2年至2018年。
贸易保护措施看似针对的是产品,然而,受到打击的却是涉案产品相关的整个行业,并进而影响到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中国产品的背景下,中国更需要积极应对,以维护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周密告诉记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WTO最重要机制之一,允许成员在其他成员违反WTO义务时采取惩罚性措施。我们应该首先根据WTO规定的流程,积极应诉,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同时,也可以关注其他国家是否存在违反WTO规则的行为,如果有,我们也应采取相应方式,以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虽然被告知后我们的企业应该积极自卫,但是,每个企业有其自身的情况,也需要考虑其所涉利益的大小。因此,在应诉上,今后应更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可以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各企业按贸易量来共同分摊成本,这样,小企业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应诉。”屠新泉说。
◆预警信息
秘鲁更改对华凉鞋、凉拖鞋反倾销税征收方式
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INDECOPI)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于2016年6月21日发布113-2016/CDB-INDECOPI号决议,决定更改对原产自中国的凉鞋、凉拖鞋的反倾销税征收方式,同时声明,报关FOB价格高于下表基准价格的涉案产品不再纳入征税范围。更改后的征税方式详见下表:
产品南共市税号
产品类别
基准价
(美元/双)
征税额
(美元/双)
6402.19.00.00
6402.20.00.00
6402.91.00.00
6402.99.90.00
鞋面为橡胶或塑料材质的拖鞋
3.00美元
1.64美元
鞋面为橡胶或塑料材质的凉鞋
3.10美元
0.62美元
2016年4月1日,INDECOPI发布047-2016/CDB-INDECOPI号决议,决定对上述橡胶或塑料面鞋继续采取反倾销措施,期限为3年;对皮革或其他面鞋终止反倾销措施。
越南对进口板材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日前,应越南大天禄、南金和东亚三家钢铁企业的申请,越南工贸部决定对进口涂漆或涂塑的铁或合金、非合金板材产品(具体商品以海关编码为准)发起保障措施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210.7010、7210.7090、7212.4010、7212.4020、7212.4090、7225.9990、7226.9919和7226.9999。上述三家企业目前占越相关产品市场份额的25.17%。根据越南工贸部相关决定文本,如认定不及时采取保障措施将对越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产生威胁,越南工贸部可在调查结束前采取临时保障措施。越南工贸部提醒相关企业在签订合金板材产品贸易合同时谨慎考虑保障措施相关因素。
近年来越南进口合金板材数量激增,在2013-2015的三年间,合金板材进口量增长1.5倍,从13万吨增至31万吨。中国出口合金板材价格比越南国内市场价格低30-40%,越国内相关企业认为存在"倾销"行为,对越国内钢铁市场造成危害。
秘鲁对华不锈钢餐具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INDECOPI)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于2016年7月6日通过117-2016/CDB-INDECOPI号决议,应该国企业Fábrica de Cubiertos S.A.C.(FACUSA)申请,对原产自中国的厚度不超过1.25毫米的不锈钢餐具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该决议自发布于《秘鲁人报》之日起生效。利益相关方须在决议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相关证据。调查期间,将继续按原有税率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2002年2月,根据004-2002/CDS号决议,秘鲁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进口不锈钢餐具征收反倾销税。2011年,INDECOPI 通过082-2011/CFD号决议,决定继续对上述产品按照每公斤1.64美元的标准征收反倾销税,征税期为5年。
欧盟终止对华泡沫陶瓷过滤器反倾销调查
2016年7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因德国企业Vesuvius GmbH撤销其立案申请,欧盟委员会决定终止对进口自或原产于中国的泡沫陶瓷过滤器(Ceramic foam filters)进行反倾销调查(2016年7月3日起生效)。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ex69031000、ex 69032010、ex69032090、ex 69039010、ex69039090和ex 69091900。
2015年7月1日,VesuviusGmbH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对华泡沫陶瓷过滤器反倾销立案调查申请。2015年8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对华泡沫陶瓷过滤器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6年3月8日,Vesuvius GmbH向欧盟委员会提出撤销其立案申请。
美国取消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片材和带材反倾销行政复审
2016年7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应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Inc.和 SKC, Inc.于2016年2月29日提交的撤销申请,取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片材和带材(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 Sheet, and Strip)的反倾销行政复审案全部4家中国涉案企业的本次反倾销行政复审。
2016年1月7日,应MitsubishiPolyester Film, Inc.和SKC, Inc.申请,美国商务部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片材和带材进行反倾销行政复审立案调查,调查期为2014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
印度对华有涂层和无涂层肌理钢化玻璃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2016年6月23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GujaratBorosil Limited公司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透光率不低于90.5%、厚度不超过4.2毫米(误差0.2毫米)的有涂层和无涂层肌理钢化玻璃(Textured Tempered Glass)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0071900等。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2年4月~2013年3月、2013年4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5年3月和倾销调查期。
涉案出口商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应于立案之日起40日内向印度官方机构提交案件相关书面信息。
◆案件追踪
墨西哥对华冷轧钢板反规避调查作出终裁
2016年7月11日,墨西哥经济部在该国官方公报发布公告,对原产自中国的冷轧钢板反规避调查作出终裁,裁定原产自中国的硼含量不小于0.0008%的含硼合金钢(根据墨西哥进出口税则,税号为72255002和72255003)存在规避反倾销税行为,将按照此前对冷轧钢板的反倾销税征收标准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即征税额度分别:中国宝钢65.99%、唐钢82.08%、首钢及其他出口企业103.41%。征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于官方公报次日起生效。
2015年6月19日,墨西哥经济部在官方公报发布公告,对华冷轧钢板(税号为72091601和72091701)作出反倾销终裁,对涉案产品征收65.99%-103.41%的反倾销税。12月22日,该经济部发布公告称,鉴于墨国内企业主张自冷轧钢板反倾销案终裁后,涉案税号产品进口数量减少,但冷轧含硼合金钢进口大幅增加,申请对冷轧含硼合金钢进行反规避调查,墨调查机关决定接受申请,对涉案产品启动反规避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搪瓷厨具作出第4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16年7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搪瓷厨具(Porcelain-on-steelCooking Ware)作出第4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该案反倾销税,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进口自中国的厨具对美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性损害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在该项裁决中,5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委员投肯定票,1名委员未参加投票,继而裁定对华涉案产品反倾销税保持不变。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16年2月1日对进口自中国的搪瓷厨具启动第4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2016年5月6日投票决定对该次日落复审适用快速日落复审程序。
美国对华纸巾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2016年7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中国的纸巾产品(Tissue Paper)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并于公告发布当日生效,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4802.30、4802.54和4802.61等。
美国自2005年3月30日已正式开始对华纸巾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015年6月1日,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分别对进口自中国的纸巾产品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2016年7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对本案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的肯定性终裁:经美国商务部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倾销将继续或再度发生的中国纸巾产品,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将继续或再度发生。
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作出反倾销情势变迁复审初裁
2016年7月8日,美国对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进行反倾销情势变迁复审立案并作出初裁: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lun Jinyu Group (HONG KONG) Co., Limited)是金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Jinyu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imited)的权利义务继承方。根据美国联邦法规规定,在案证据信息能够充分支持申请方请求,加速复审被认定有必要的情形下,美国商务部可同时发布对涉案产品情势变迁复审的立案和初裁公告。
2015年8月10日,美国发布公告,正式对华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4011.10.10.10,4011.10.10.20等。2016年2月23日,金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反倾销情势变迁复审立案申请。
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16年7月6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或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glass fibre and articles)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及其对印度产业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建议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Taishan Fiberglass Inc.)征收到岸价格(CIF)之33.11%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Jushi GroupJiujiang Co. Ltd.)征收CIF之24.59%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巨石集团(桐乡)有限公司(Jushi Group Co. Ltd., Tongxiang)征收CIF之24.59%的反倾销税,对中国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Chongqing Polycomp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PIC))征收CIF之20.46%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其他企业征收CIF之47.15%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019。
2010年1月8日,应印度企业Owens Corning India Limited和ReinforcementManufacturing Limited的申请,印度商工部对进口自或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0年6月2日,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出反倾销初裁。2011年1月6日,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出肯定性反倾销终裁,裁定自2010年7月起对涉案产品征收CIF之7.46%~40.91%的反倾销税。2013年9月19日,应RamanFibreScience Private Limited的申请,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2014年2月10日,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终裁。2015年7月7日,印度对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15年7月13日,印度将该案现行反倾销措施延期至2016年7月13日到期。
欧盟对华金属硅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和部分期中复审终裁
2016年7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金属硅(Silicon)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和部分期中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及其对欧盟产业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决定自2016年7月6日起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山西大同晋能工业硅有限公司(Datong Jinneng Industrial Silicon Co.)征收16.3%的反倾销税,对中国其他公司征收16.8%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为28046900。
2010年5月29日,欧盟发布对华金属硅日落复审及部分期中复审终裁并继续征收16.3%~19%的现行有效反倾销税的公告。2015年2月27日,欧洲铁合金生产商协会(The Comité de Liaison des Industries deFerro-Alliages)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华金属硅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的申请。2015年6月17日,EUSMET-European Users of Silicon Metal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华金属硅反倾销部分期中复审立案调查的申请。2015年5月28日,欧盟对华金属硅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2015年9月1日,欧盟对华金属硅进行反倾销部分期中复审立案调查。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