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点

世卫组织回应中国畜产品机构质疑:报告严谨科学

    时间:2015-11-0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周辰 朱周晨 

核心提示: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将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1类致癌物),将红肉列为“较可能致癌物”(2A类致癌物)后,引来各国肉品业界人士质疑。11月2日,IARC报告第二负责人达纳·卢米斯(Dana Loomis)邮件回应澎湃新闻,称IARC的报告基于严格的程序设计,这种对多个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报告“比任何单一的研究更权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将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1类致癌物),将红肉列为“较可能致癌物”(2A类致癌物)后,引来各国肉品业界人士质疑。

    11月2日,IARC报告第二负责人达纳·卢米斯(Dana Loomis)邮件回应澎湃新闻,称IARC的报告基于严格的程序设计,这种对多个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报告“比任何单一的研究更权威”。

    10月30日,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周光宏在针对WHO的记者会上表示,WHO的结论缺乏充分证据、以偏概全,是草率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建议撤销。

    周光宏认为,报告主要参考对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结果,现有的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更缺乏严谨的人体实验研究。此外,加工肉类中的有害物质只要控制在安全的阈值范围内,都不会产生致病的问题。随着肉品科技快速发展,肉制品中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已经大幅降低。

    “IARC的研究评估遵循着40多年前就已经制定的严格程序,这样一个由世界上最优秀的专家们对所有科学信息进行的综合评估要比任何单一的研究更权威。”达纳·卢米斯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审查了国际上800多项相关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研究,并通过明确的科学标准整合了研究结论,最终得到一份报告。

    “但是,任何评估都是基于当时的数据的,如果未来通过现代方式加工肉类的数据有了更新,那么致癌类别也可以进行重新评估。”达纳·卢米斯说。

    达纳·卢米斯介绍,目前在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流行病学领域,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群组研究,即评估身体健康的人们的饮食,然后跟踪他们多年来确定有多少人患上了癌症。“结果显示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其他风险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和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也会造成影响。”

    此前WHO驻日内瓦总部营养健康和发展司司长弗朗西斯科·布兰卡(Francesco Branca)曾向澎湃新闻解释称,WHO的致癌物分类是根据物质增加人体癌症风险的证据强度确定的,等级最高的1类致癌物意味着有很确凿的证据显示该物质能增加人的癌症风险,但它并不表示致癌能力的大小。

    “媒体对加工肉制品致癌风险有夸大。因为加工肉类与致癌有确定关系,因此与烟草并列为‘1类’。但需要强调的是,两者的致癌风险性是不一样的:吸烟对致癌风险极高,WHO的建议是完全禁止,但加工肉风险并没有那么高。”弗朗西斯科·布兰卡说。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