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进出口公平贸易行业工作点

2015年进口食品数据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快消品市场正在经历增速相对放缓的阶段。三年前,整个快消品行业还能维持双位数增长,2015 年增速已经下滑到5%到6%,尤其是食品饮料行业,增幅正在进一步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产品始终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无论是食品还是非食品类,都保持着双位数涨幅。
在过去一年中,大概有12%的快消品份额来自于进口产品,进口食品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逐渐占据中国食品市场非常重要的位置。近期,凯度消费指数(以下简称“凯度”)通过大数据解读,分析了进口食品的热点趋势、渠道情况及市场变化。
消费升级迎良机,进口食品呈现三趋势
如今,新常态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消费者的购物次数在减少。在过去短短的三年时间,平均每一个中国家庭一年的购物次数在监测的快消品类中从92 次下降到了82 次。10 次听起来不多,但是扩展到整个中国的话,就是12 亿次的客流人数在消失。
第二个变化是消费水平在升级。这将持续带动快消品的增长。在凯度监测的106 个品类中,有超过六成的品类是通过价格上升来带动的。在他们罗列的26 个主要的快消品类中,很多品类的年价格涨幅超过年均通胀率2.5%的比率,也就是说消费者是有一个持续想要买到更高价位、更好产品的趋势。
在以上两个变化中,什么样的产品在引领消费趋势呢?第一个是高质量产品。如今,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在经历了越来越多的食安问题之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敏感度在提升,消费者也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质量来买单。第二个是创新产品。只有产品在口味、包装、功能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引导消费升级,使消费者乐于购买;第三个是便利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真正便利的产品才有市场,比如说方便米饭。由此来看,进口食品的市场将越来越大,消费升级使进口食品迎来最佳发展机会。
那么,进口食品到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凯度通过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主要有三大兴趣方向:
第一个是欧洲工艺。像巧克力、曲奇饼干等欧洲系的产品如今更加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近两年来此类进口品类也随之增加;
第二个是欧洲奶源。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乳制品之外,欧洲的乳制品进口量正在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欧洲牛奶越来越热衷;
第三是自然、纯粹的食品。比如说家乐氏麦片、依云水等,购买进口食品,大家已更加关注产品的原产地、原材料等。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