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电视系列片《诚信-中国行动》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2013-03-11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什么是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非常重视诚信,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把诚实守信作为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同时,他还把“信”作为重要的治国之道,认为“言中信,虽蛮貊之邦,行矣;言而不中,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此后,孟子将“诚”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则看到了诚信可以促进商业兴旺、国家繁荣,认为“商贾醇厚无诈,则商旅安,财货通,国家给矣”。到了汉代,董仲舒在发展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把“信”与“任、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从而确立了诚信思想在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如同涓涓细流,传统诚信观汇入中华文明的大潮中,浸润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家园,滋养着乡土中国的伦理根基,让我们这个东方古国一直以“信义之邦”而闻名天下。
    为什么需要信任?
    为什么我们要信赖他人?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诚实守信?诚信问题的原点在哪里呢?
    生存和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生存就是要活下去,要吃要喝,要满足七情六欲。这些最基本的人类生存欲望,单单依靠每个人的自身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人们就需要构筑起不同层次的信任关系。
    首先是最近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我们与父母、兄弟、姊妹等人的血缘关系,这是最容易建立的,也是最低成本的信任关系。其次是家族族源关系和地缘关系,也就是同宗、同族和同乡,而最大的社会关系就是社缘关系。
    由此看来,信任需求来自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欲望,发自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内生的。此外,信任关系也是有层次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是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依次递减的。
    在社会分工日趋加剧的今天,每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都越来越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撑。因此,我们每一社会成员是否诚实守信,都与他人密切相关。
    什么是信用?
    如果说诚实守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那么,在经济领域,信用则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为了某种经济生活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诚实守信基础上的一种承诺。信用既是人们履行契约的一种意愿,也是一种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得资金、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能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经历了以货易货的实物经济、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和靠信用进行交换的信用经济三个阶段。
    在传统社会,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信用交易活动往往发生在很小的范围内,局限在熟人之间,交易的商品也主要是农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和小商品。在我国,发生在民间的借贷、赊购等信用交易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信用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企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完全依赖政府指令,人们的日用消费品也要由政府凭借各种票证供应,社会信用集中表现为政府信用。
    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国民经济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小康,我国经济活动正趋向信用化。银行信贷、股市和债券融资、赊购赊销、消费信贷、信用卡消费等各种信用交易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入信用经济的门槛。
    信用经济也是风险经济。信用本身是有风险的。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会利用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采取包括隐瞒、欺诈、违约等各种手段,攫取目标利润。
    另一方面,信用又具有示范和放大作用。作为一种口碑、声誉,信用信息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工具在社会公开和广泛散播,从而对市场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社会,名誉、标示、品牌正在变成一种真正的财富,有价值,能携带,可以积累储存,可以进行交换。
    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
    一千多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用他犀利的笔锋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面对有限的资源和财富,人类一直在“见利忘义”和“重义轻利”的道德抉择中挣扎。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秉承操守的仁人志士、良贾和贤臣,也可以看到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奸商和贪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假冒伪劣、拖欠贷款、偷税漏税、合同失效、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充斥市场,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根基。
    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历年来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和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失信这一社会生活中的毒瘤。与此同时,人们也正在探索一种解决信用缺失的治本之策。
    做到诚实守信,既需要发自内心的诚信道德自律,也需要作为他律的信用制度约束。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社会信用体系以道德和法律为基础,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披露、传播和预警等功能,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从而惩戒失信行为,褒奖诚实守信,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逐步深化的阶段,信用机制已经在完善政府监管、推动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和约束个人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努力!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