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公告栏 行业资讯 食品安全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供求信息 食话食说 会员风采 支部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 加快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

    暨培训会上的讲话(摘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朱宏任
    (2011年10月16日)
      这次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暨培训会,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对深入推进食品企业诚信建设,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加快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更加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动员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部署,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要求,座谈交流开展诚信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培训地方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师资人员,研讨下一步工作重点。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自2009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国务院食安办的指导和部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各地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落实。在此,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务院食安办同志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方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新闻界朋友们的工作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试点省份和试点企业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表示祝贺!   
      刚才,消费品工业司同志介绍了近两年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深入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意见。黑龙江、河南等试点先行省和江苏、北京、广东等试点省份,完达山等部分试点企业汇报了去年以来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做法和经验,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同志介绍了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有关情况,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的同志介绍了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同志们讲的都很好,既有认识的升华,也有实践的感悟;既有诚信文化精心培育的启示,也有制度规范严格实施的体会;既有可被学习复制的成功经验,也有应被充分汲取刻骨铭心的工作教训。反映出这项工作得到了各地、各有关部门、食品企业和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工作初见成效并且正在全面深入推进。这些工作经验的交流,这些交流培训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认真体会领会。下面,我就做好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再讲两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以确保食品生产安全为使命,无限荣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摆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特别是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并着重加快了长效机制建设步伐。应该说,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国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总体状况好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监管体系不断加强,诚信建设稳步推进,食品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以培育完善诚信体系为责任,任重道远。应清醒看到,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伤害。特别是少数企业面对市场诱惑和利益驱动,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诚信原则,制假售假,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声誉和形象。维护食品安全既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食品工业企业必须遵守和承担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依法经营、质量承诺、履行社会责任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的标志,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和成效,但与食品安全形势的需求,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作为良心产业、道德产业的食品产业大力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做到“安全为基、诚信为本”不能有丝毫松懈。   
      (三)以加快诚信推动食品安全质量提升为号令,刻不容缓。“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工业经济的十分之一,保障食品安全是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组织和食品企业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标志,必须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对加快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重要性的认识。把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作为实现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把保安全、保民生、促和谐,作为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战略的重要措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加快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二、狠抓责任落实,全面推进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是一项探索和创新性的工作。虽然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做法,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中还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个别企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企业诚信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二是诚信建设工作的进展还不均衡。一些地区对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的紧迫性缺乏深刻认识,指导和协同推动力度不够,企业全面建立诚信制度工作尚未展开。三是诚信机制建设步伐有待加快。对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研究不够,没有充分有效发挥协调机制,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诚信建设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破解工作难题,需要群策群力,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推动工作落实,需要同心协力,贵在持之以恒。对深入推进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国务院食安办全力支持,张勇主任、刘佩智副主任多次给予重要指示,并全力支持工信部开展的各项工作。工信部党组高度重视,苗部长多次在部长办公会、工信系统年度工作会以及相关文件的批示中给予强调、提出要求。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按照国务院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工作推动,加大宣传贯彻和培训教育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指导企业加快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有效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推动工作中更加注重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取得实效。 
      (一)要充分发挥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作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和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二)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地要按照我部印发的三年工作实施方案及地方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督促并指导食品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食品企业是诚信大厦的根基,要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照诚信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任务到人,责任到岗,实现企业全过程、全岗位的全覆盖。 
      (三)要建立诚信信息管理共享机制。目前,各相关部门在对食品企业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并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有很好的诚信信息管理基础。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中心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实现诚信信息资源管理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把有效利用诚信信息资源,作为诚信体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要建立企业信用奖惩保障机制。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研究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建立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五)要建立诚信宣传教育机制。配合宣传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企业文化创建和诚信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诚信体系建设氛围;组织开展诚信标准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诚信体系,组织开展诚信评价。 
      (六)要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部门协同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人才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发挥社会团体和单位评价机构以及专家学者专业特长,合力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理论研究、教学相长、应用拓展、输送人才方面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媒体在弘扬先进、宣传理念、社会监督、鞭挞劣行等方面的作用。
    

 

 

 

 
厦门市食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29号太平洋广场三楼ST29-30 邮政编码:361012 电话:0592-5030100 传真:0592-5030990
技术支持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